
創刊于1941年的漫畫《美國隊長》,就講述了一個原本身體瘦弱的新兵,由于參加了美國軍方的基因改造實驗,一舉成為“超級戰士”,化身愛國主義和美國精神的象征。
12月9日,主持人瑪麗亞·巴蒂羅姆稱:"我們已經知道中國企圖利用人工智能增強他們的軍事實力,但他們居然想對200萬士兵下手,讓他們變的更加強壯,既能抵御極端天氣,也能應對化武襲擊。他們簡直無所不用其極?。═o make them better and more equipped to handle extreme weather, more equipped to handle chemical attacks. Pretty extraordinary with the lengths that they're going)!"
隨后,她搬來美軍前四星上將杰克•基恩,請將軍先生解釋中國軍隊的"基因編輯"項目?;飨壬f:"中國想用基因編輯來改造人類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他們就是這么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家(Because this is who they really are, an authoritarian regime),拿人當小白鼠。"他還強調,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控制疾病是沒問題的,但是基因編輯人類,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是絕對不允許的。
對,你不是在看科幻小說,也不是在看喜劇脫口秀,這是真實發生在美國主流電視臺的對話。
聽到這一消息,中國網友直呼佩服美國人的想象力,并喊話"傳承紅色基因"的譯者:看你把美國情報官嚇的!也有網友認為,每日中文信息太多,美國情報界可能是用機器翻譯的。

美國一些政要在多個場合公開抱怨:中國總是知道我們在想什么,我們總是不知道中國在想什么。因此,在關閉多所孔子學院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號召美國人民多多學習漢語,并控訴中國:用中文說一套,用英文說另一套(says one thing in English and another in Mandarin)。他指出:我們需要知道兩套說辭的真正含義(It's important we know both versions of the story)。
然而,蓬佩奧先生有所不知,中國翻譯界主張"信達雅",以"信"為先,政策文件更是直譯較多,中英文對照"嚴絲合縫",絕無"兩面派"做法。周報君竊以為,若中國真能做中文說一套,英文說另一套,我們的國際輿論環境會好很多。
比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譯文就被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Steve Kelman吐槽看不懂:這種表達讓人對中國充滿疑慮,誰知道他們究竟在說啥?截屏如下:

中國需要講好中國故事,美國需要讀懂中國故事,讓我們雙方更加努力,相向而行,再也不要讓"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被誤解為"中國在基因編輯士兵"。